发表时间: 2025-01-21 17:12
#头条深一度#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患者自述】
五年前,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切除乳房。
在那一刻,我不仅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也似乎失去了曾经的自己。
乳房对许多女性来说,承载着自信和母性的象征,但对于我来说,它也成为了病痛的来源。
2019年,我被诊断为乳腺癌,经过手术和治疗,医生建议我尽快进行乳房切除,以彻底根除病变。当时乍一听让人很难接受,乳房,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我作为女性的一种象征。
切除之后,我又该如何面对生活,面对他人呢?
但疾病从不等人,它给我留下的选择很有限。最终我只能做出这个痛苦的选择。
如今,五年已经过去。
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渐习惯了新的生活方式。身体的变化、日常的调整,慢慢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好奇,乳房切除后会遇到哪些不便,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我亲身经历的变化和感受。
2019年,我接到确诊乳腺癌的消息时,脑海里一片空白。
医生告诉我,肿瘤已经进入了中期,需要尽快治疗,而乳房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案之一。
那一刻,我既震惊又抗拒。正如我前面所说,乳房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女性身份的重要象征。失去它,会让我变得残缺吗?
我无法想象。
医生耐心地向我解释了病情:乳腺癌的分期、恶性程度,以及我目前的选择。
他提到,乳腺癌分为不同的亚型,而我的情况属于雌激素受体阳性,意味着肿瘤可能对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反应。但即便如此,仅依靠药物并不足以控制病情。
手术,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一步。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了解乳房切除术,也就是医学上称为“乳腺全切术”。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癌变组织,并可能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防止癌细胞扩散。
虽然听起来像是一场激烈的战斗,但医生用科学数据安慰我:通过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可以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后续配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情况下。
回家后,我和家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
他们安慰我,支持我,但我心里仍然充满矛盾。
面对镜子时,我反复思考:如果乳房不再,我是否还能认同镜子里的自己?
然而,身体的痛苦让我明白,生命比一切都重要。我最终下定决心接受手术,因为我知道,这是生存的必经之路。
手术后醒来的那一刻,我感到胸口传来钝痛,还有一种被束缚的压迫感。医生告诉我,这是乳腺全切术后的正常现象,尤其是同时进行了腋窝淋巴结清扫后,胸部和手臂的疼痛和僵硬感会更加明显。
为了帮助缓解疼痛,术后48小时内,我接受了静脉镇痛药物,后来逐渐改为口服止痛药。
医生特别提醒,如果感到剧烈的疼痛或发热,要立即就医,因为可能是感染的早期信号。
胸部切口装有引流管,用于排出多余的体液和血液,通常会在术后一到两周内移除。
在此期间,我需要格外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洁,防止感染。护士还反复叮嘱,术后避免提重物,以免对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假乳房的佩戴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医生建议术后3个月后再开始佩戴义乳,以防压迫影响切口愈合。
我选择了硅胶材质的假乳房,佩戴时感到较为自然。搭配使用的专用文胸带有固定袋和宽肩带,可以有效减轻肩颈负担,避免因重量不均导致姿势问题。
术后还有一段康复时期,是为了预防“淋巴水肿”——一种因淋 巴循环受阻引起的手臂肿胀。
在医生指导下,我从轻柔的肩部活动开始,比如用手指沿墙“爬行”,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每天坚持20分钟的拉伸和低强度锻炼,帮助恢复肩部和手臂的灵活性。有时 候感觉还蛮有趣的。
医生特别强调,避免高强度运动以及伤口附近的剧烈挤压。
刚做完手术的那段日子,我总觉得自己变得不完整了。
看着镜子里平坦的胸口,我会下意识地问自己:“这还是我吗?”
这种感觉很奇怪,既不是悲伤,也不是愤怒,而是一种说不清的失落。
身边的人安慰我,说健康最重要,可我还是控制不住地担心别人怎么看我,甚至有时候连外出都觉得不自在。
不过,时间真的能让人慢慢适应。义乳的设计非常自然贴合,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日常活动,看起来几乎和以前没有区别。
渐渐地,我不再过度关注身体的变化,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工作和生活中,开始重新找回自己原有的节奏。
回头想想,虽然经历了失去,但我也很幸运,至少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这让我对未来多了一份感恩。
手术已经过去了五年,但一些日常中的小问题,依然需要时间去习惯和调整。比如,义乳虽然自然贴合,但长期佩戴也会有一些小麻烦,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容易出汗导致不适。
有时候出门一整天,我会感到肩颈酸痛,需要定期休息或者调整文胸的肩带长度。后来,我学会了选择轻便的义乳材质,并随身带一些湿巾或护理喷雾,来减少闷热感。
旅行时,身体的不便也让我需要更细心地计划。
比如出远门,我会优先选择宽松舒适的衣服,或者提前联系酒店,确保卫生条件良好,避免切口区域受到刺激。
有一次长时间乘车,义乳的压力让我不舒服,我才意识到,在旅途中更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
体力方面的变化也是长期需要面对的。虽然已经恢复了日常活动,但术后手臂力量始终比另一侧弱一些,提重物时还是要格外小心。
特别是在冬天,手术侧的肩膀和背部经常感觉僵硬。医生建议我每周坚持做拉伸和舒缓运动,比如瑜伽或低强度的抗阻力训练,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灵活性,还能改善我的体态。
这些年,我学会了不让这些小不便影响生活的心情。通过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我逐渐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看完这位患者的自述,大家是什么想法呢?
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乳房健康?
这没毛病,我们确实要守护好自己的乳房健康,医生提醒男性朋友也不要大意!因为,女性高发并不代表男性不会发生。当然,乳腺癌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常常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预防乳腺癌和保持健康是一场持续的“战斗”。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的预防,首要就是定期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每年都应该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而40岁以上则建议每年增加乳腺钼靶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早期病变,在它们还未变成危险的时候采取措施。不要等到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才去看医生,那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学会识别早期信号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并不总是明显,但一些变化值得警惕,比如乳房或腋窝部位的肿块、乳头异常分泌物、乳房皮肤的凹陷或橘皮样改变。如果发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理性对待家族遗传
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要更加注意,必要时可以进行BRCA1和BRCA2基因检测。
这种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通过定期监测和医生的指导,可以有效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学会释放压力,平衡内心
精神压力是乳腺癌的潜在诱因之一。
现代女性也面临着工作、家庭的多重压力,学会释放负面情绪至关重要。无论是通过运动、倾诉,还是培养兴趣爱好,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衡。
最后,我想说的是,永远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感到不适,不要觉得麻烦或拖延时间,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可能会改变你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丁元旗,王金燕,袁长蓉,等.乳腺癌患者社会功能相关研究的范围综述[J].护士进修杂志,2025,40(01):74-79.
[2]许杨悦,马佩,束永前.抗体偶联药物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45(01):98-104.
[3]杨元祯,张朝阳,苗诗雨,等.现有抗癌疗法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塑机制及研究进展[J/OL].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11[2025-01-18].
点击#头条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