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7-02-08 21:08
茶作为一种饮品,重在色、香、味的品饮价值,作为茶叶的外形,或针状、或螺状等等,尽管并非茶叶的核心价值,但在凡事看“脸”的时代,颜值显得格外重要,而茶叶也概莫能外,我们不仅要观其色、嗅其香、尝其味,还要赏其形,即使在茶叶专业审评里,占有一定的评分,尤其在绿茶和工夫红茶里,更是重要的评分项目。
我国茶叶花色种类繁多,形状也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姿,依照茶树品种和采制技术的不同,粗略可以将茶叶分为15种。
1.
条形茶的长度比宽度大许多倍,有的外表圆浑 ,有的棱角毛糙,如炒青、小种红茶、黑毛茶、大红袍等。
2.
鲜叶细嫩,满布白毫,制茶中有搓团提毫工序,如碧螺春、都匀毛尖、高桥银峰等。
3.
颗粒细紧滚圆,形似珍珠的珠茶,条索卷曲紧结,如盘花形的泉岗辉白等。
4.
茶条顶端扭曲成圆块状或芽菜形,枝叶基部翘起,犹如螺钉,如铁观音、色种等。
5.
茶条扁平挺直,制茶时专门的压扁工艺,如西胡龙井、竹叶大方等。
6.
茶条紧圆挺直,两头尖似针状,如君山银针、安化松针、南京雨花茶等。
7.
鲜叶较嫩,不经揉捻或轻揉,即烘干的茶叶,如安吉白茶、舒城兰花、沩山毛尖等。
8.
干茶两叶抱芽自然伸展,不弯不翘,两端略尖,如太平猴魁。
9.
加工经揉捻,烘焙半干后,专门理顺、捆扎,成菊花状的称之菊花茶,成毛笔状的叫龙须茶。
10.
紧卷成颗,略具棱角,如红碎茶、绿碎茶等。
11.
整片形和碎片形两种,叶边缘向叶背翻卷,类似“瓜子”的六安瓜片等。
12.
鲜叶为一芽一叶初展,成茶类似雀舌而得名,如顾渚紫笋、竹叶青、特级黄山毛峰等。
13.
条索紧细弯曲,呈环状或钩状,如碣滩茶、九曲红梅等。
14.
毛茶经蒸炒压造成团块,如茯砖茶、碗形的沱茶、圆形的普洱茶等。
15.
凡体形小于34孔的末茶,如抹茶。
形成这样的形状和造型,有其历史文化的原因,更有深层的化学成分作基础,如茶鲜叶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物质、可溶性糖等,其含量和茶鲜叶的老嫩程度有关,芽叶越老,纤维度、木质素等含量增加,果胶物质和可溶性糖等减少,鲜叶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差,叶质脆硬,不利于成茶的外形,反之则外形可易于掌控。
茶鲜叶通过适当的加工技术,破坏芽叶组织,茶汁溢出,粘附于芽叶表面,做成各种形状,最后干燥后得以固定,如此茶叶才呈现出绚丽的姿态,如果世上茶叶都是立顿的模样,也许茶就少了很多美可讲。
我们还写过:
【茶人茶话】
爱茶人的圈子
茶人们的话语平台
科学与趣味性兼备
帮您解决茶的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茶人茶话”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