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侍养笔记

女孩成长路上的难题:攀比心理的破解策略

发表时间: 2025-01-28 07:30

女孩成长路上的难题:攀比心理的破解策略

有位妈妈问我:我家孩子老爱跟别人比,这可怎么办呀?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学校正好组织春游。女儿想去,我就带她去超市选些零食带着,我让她自己挑,但别超过20块钱。


在超市里,刚好碰到女儿的同学冉冉和她妈妈也在购物。我们大人聊了几句,俩孩子也凑一块儿说话了。冉冉悄悄问女儿:“小米,你打算买多少钱的零食?我妈让我买50块的呢!”女儿有点尴尬地说:“我妈只让我买20块的。”没想到冉冉有点瞧不起地说:“20块能买啥呀?你妈妈也真是的。”冉冉被她妈妈拉去买别的东西了,女儿就不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也要买50块的零食,我不能输给冉冉!”

其实20块钱的零食春游时肯定够了,但女儿因为攀比,想多要点,我这心里真是犯难。

专家解答:孩子爱攀比,主要是心里在作怪。孩子爱攀比,就是他们老想在学习、能力、生活条件这些方面比别人强。

现在,孩子之间攀比挺常见的。家庭条件、家长能力、社会地位,还有孩子的长相、成绩,都成了攀比的资本,这让好多家长都不知道咋办好。

其实,孩子爱攀比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现在生活好了,给孩子的攀比提供了条件;再加上家长太宠孩子,孩子的攀比心就更重了。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也不想让孩子比别人差。而孩子呢,模仿能力强,有了家长的支持,就更爱攀比了。还有啊,孩子攀比也是因为自信心不够,想通过攀比来显示自己的优势,得到别人的认可。

家长得辩证地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好好引导,让攀比变成孩子进步的动力。给家长几个建议:

第一,家长可以把攀比变成孩子前进的动力。

孩子要是攀比,比如“咱家车不如×××家的好”“咱家房子太小了,不像×××家的大”“我玩具太少了,没有×××的多”,家长光跟孩子讲道理,不让攀比,孩子可能不听,教育效果也不好。

所以,当孩子攀比时,家长要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好,把攀比变成孩子前进的动力。

第二,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跟过去的自己比。

这里的跟过去的自己比,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孩子老拿自己的不足跟别人的优势比,容易自卑。让孩子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自信心就会增强。

比如倩雪,8岁时跟妈妈到北京上学,刚开始不适应新环境,成绩也不好。但妈妈没批评她,而是鼓励她跟自己比,只要进步了就是好孩子。后来倩雪的成绩真的提高了,自信心也更强了。


第三,孩子爱攀比,家长要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攀比生活条件挺常见的。当孩子爱攀比时,说明孩子有竞争意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在学习、能力、良好行为等方面攀比。这样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斗志,让孩子努力学习,勇于超越。时间长了,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回到学习上。

第四,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孩子攀比跟生活环境有关。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太好了,要求总能满足。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让孩子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过得不好,触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比如李嫣,班上同学老追求名牌,但妈妈给她买的都是普通衣服,她就不肯穿。暑假时妈妈带她去乡下亲戚家做客。那里的孩子穿的衣服都很朴素,没有一个穿名牌的。李嫣跟乡下的小伙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回来后,她再也没跟妈妈要过名牌衣服。

觉得这个建议好的话,就点个赞吧!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好方法,一起学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