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5 17:5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李阿姨今年57岁,是社区里出了名的热心人,平日里忙着照顾孙子和参加志愿活动。
最近她发现吃完饭后总感觉胃里堵得慌,还以为是最近吃得太多引起的“积食”。
过了几天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开始出现反酸、嗳气的情况,邻居张大爷听了她的描述后劝她去医院检查,但李阿姨觉得自己身体一向很好,而且这些不适并不严重,就没当回事。
直到后来,李阿姨在一次健康体检中意外发现胃部有肿瘤,确诊为胃癌。
医生告诉她,胃癌早期症状确实容易被忽视,但饭后出现不适感是一个重要信号,可惜很多人都没放在心上。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为47.8万例,占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的近一半,而早期发现的患者仅占不到20%。
胃癌早期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而研究表明,早期发现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但到了晚期,生存率则会骤降至30%以下,因此尽早发现并诊断胃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以为癌症一旦发生,身体就会有剧烈的不适感,比如疼痛、发烧、体重快速下降等。
然而胃癌却有一个特点,尤其是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或者其他剧烈症状,这让很多人掉以轻心,这主要和胃的生理结构、癌症的发展过程以及个体的身体状态有关。
胃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器官,它负责接纳食物、消化和分解,胃壁的神经分布相对较少,特别是早期的癌症可能只局限在胃粘膜或浅层组织,没有侵入到更深层次的神经。
所以在早期即使有病变,身体感知到的刺激可能并不强烈,这就导致了很多胃癌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疼痛或者不适。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胃癌早期的症状非常不典型,容易和普通的胃病混淆,比如饭后胃胀、嗳气、反酸,这些现象很常见,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饮食不当或者胃炎,却没有意识到可能是更严重的问题。
癌细胞的生长初期速度相对较慢,它需要时间扩展到胃壁深层或者侵入到其他部位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
即使到了中期,有些患者的症状依然不突出,可能只是吃得稍微多一点就感觉不舒服,或者总觉得胃里有点堵。
胃癌的“不痛不痒”还和个体的身体状态有很大关系,有些人的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低,加上胃部的病变可能被其他慢性病掩盖,比如胃炎或者消化不良,这种“叠加效应”让人忽视了潜在的危险。
即使是有些疼痛,也可能被认为是老毛病复发,患者习惯性自我治疗,而不是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从癌症的发展角度来看,胃癌的早期症状也往往和病变的具体位置相关,如果癌变发生在胃的远端,比如胃底或者幽门附近,病变可能对胃的功能影响较小,早期几乎察觉不到。
而到了癌症进展到一定阶段,比如癌细胞开始侵蚀周围神经或者器官时,疼痛和其他显著症状才会逐渐显现。
医学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胃癌症状表现差异较大,比如溃疡型胃癌可能更容易引起疼痛,而弥漫型胃癌因为病灶分布较广,早期并不容易让人察觉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胃癌患者会发现得早,而有的人一经发现就是晚期。
胃癌不痛不痒的特点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没有迹象,很多时候,这些迹象被误解或者忽视了,比如饭后总感觉胃胀、食欲下降或者体重轻微下降。
饭后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可能是胃在向你求救,很多人觉得吃完饭后不舒服,只是偶尔消化不良,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其实有些看似普通的现象可能是胃部出现病变的早期信号,尤其是胃癌的潜在表现。
1.饭后胃胀
有些人感觉吃了一点点东西就饱了,甚至有些撑得慌,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出现,可能说明胃的排空功能受到了影响,也可能是胃壁上的某些组织发生了病变,阻碍了食物的正常消化和通过。
特别是伴随反复出现的胃胀感,即使进食量减少也会觉得胀得不舒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饭后反酸或者烧心
正常情况下胃酸帮助消化食物,不会逆流到食管,如果胃部出现病变,比如胃酸分泌紊乱、胃黏膜受损等,可能会导致胃酸反流,带来灼热感或者酸水涌上来的不适。
这种现象如果偶尔发生,可以考虑是饮食刺激引起的,但长期频繁出现,特别是吃完饭后加重,就需要警惕是否有更严重的胃部问题。
3.饭后嗳气
如果打嗝的同时伴随口中有异味,或者嗝出的气体有酸味,这说明消化系统可能出现了异常。
胃癌早期病变可能会导致胃的正常蠕动功能被破坏,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过长,产生过多的气体。
这些气体排出时就会形成频繁的嗳气,如果嗳气的次数增加,特别是在吃饭后反复发生,就要多留个心眼。
4.饭后上腹部隐隐作痛或者有沉重感
胃痛虽然是常见的症状,但如果这种疼痛或者沉重感总是在吃完饭后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是胃壁上出现了病变导致的。
这种不适可能没有特别剧烈的痛感,却会让人觉得“胃里不舒服”,长期存在这样的表现,尤其是有规律地与饭后相关,可能是胃部发生病变的重要信号。
出现以上表现时不要掉以轻心,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因为症状轻微而忽视了检查,等到症状加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定期做胃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胃癌早期病变的最有效手段,胃镜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胃部的内部情况,发现潜在的病变,包括早期的癌症、胃溃疡或者其他病变。
即使是轻微的不适,如果反复出现,都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得到确切的答案。
很多人对胃镜有些抗拒,觉得这个检查会不舒服,其实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胃镜检查已经变得更为舒适,比如无痛胃镜可以在麻醉状态下完成,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痛苦。
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方式,胃癌的发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1.调理饮食结构
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癌的风险,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胃内可能转化为致癌物,长期摄入对胃伤害极大。
烧烤、油炸等高温烹饪的食物也会产生一些有害化合物,容易引发胃部疾病,适当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饮食清淡,少吃刺激性调味品,比如辣椒、胡椒等,也能减轻胃的负担。
2.注意饮食规律
长期不吃早餐、晚上吃得过多或者经常暴饮暴食,都会让胃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引起胃炎或者胃溃疡等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控制,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胃癌,三餐要定时定量,尤其是晚餐,不要吃得过饱。
细嚼慢咽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减轻胃的工作量,降低胃部损伤的风险,吃饭时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紧张和焦虑,否则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异常,损伤胃黏膜。
3.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而酒精对胃的刺激更加明显,尤其是长期大量饮酒,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壁直接暴露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下,加速胃部病变。
如果要预防胃癌,戒烟是必需的,酒精的摄入也需要严格限制,即使是饮用少量低度酒,也要注意控制频率。
4.定期体检
胃癌早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等到出现明显的不适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早期病变的有效手段,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内部的情况,发现胃溃疡、胃炎等可能发展的病变。
如果有家族胃癌史、长期患有慢性胃病或者经常有胃部不适的人,更应该重视胃镜检查。
现代的无痛胃镜技术已经让检查过程变得更舒适,完全不用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
预防胃癌并不难,关键在于坚持,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护胃的第一道屏障,健康的饮食可以减少致癌物的摄入,定期体检则为胃癌的早发现提供了保障。
其实保护胃健康就像经营一段感情,需要细心呵护和长久坚持。
我们的胃每天默默地帮我们消化食物,从不过问我们的“饮食任性”,但胃不是“超人”,如果我们不好好对待它,它也会有“罢工”的一天。
参考资料
【1】李天明.胃癌的早期症状和筛查[J].人人健康,2024,(27):62.
【2】周可可,戴翠,汤婧,等.胃癌病人症状群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关系[J].全科护理,2024,22(16):314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