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2 16:2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王兴菊,一个来自湖北农村的普通女子,曾拥有无忧的青春和新婚的甜蜜。
可命运却在她婚后短短几个月内无情翻转,将她推入深渊。
一场罕见的疾病让她全身瘫痪,从此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也失去 了她刚刚建立的家庭。
然而,命运的打击并未将她彻底击垮。
她竟然用唯一能动的舌头,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是什么让她从绝境中站了起来?
幸福破碎,突遭怪病
王兴菊这一生,前半段就像一场没有预警的噩梦。
她出生在湖北十堰一个穷乡村,家里很穷,母亲是聋哑人,家里的担子全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
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供她上学,到了中学就只能辍学了。
不上学的她没有抱怨太多,反而想为家里分担更多。
她跟着亲戚去了武汉,进了一家服装厂,每天从早到晚对着缝纫机干活。
20岁那年,王兴菊遇到了那个让她心动的人。
那个男人是建筑工地上的工人,虽然不是什么大老板,但人老实可靠,对她特别好。
两个人慢慢熟悉了,感情也越来越深。
没过多久,他们就结婚了。
王兴菊觉得,自己的幸福日子总算来了。
可谁能想到,天有不测风云。
结婚没多久,王兴菊突然觉得浑身无力,胸口像被压住一样喘不过气来。
开始她以为只是累了,没太当回事。
可是没过两天,她发现自己从脖子以下完全不能动了。
医生后来确诊她得了一种叫“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怪病,说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她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对于刚刚新婚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王兴菊的丈夫一开始还咬牙坚持,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她,每天给她端水喂饭,连屎尿都帮她弄。
可时间一长,现实的压力让两人都吃不消了。
医药费花光了积蓄,丈夫的工作也因为照顾她耽搁了。
看着丈夫憔悴的样子,王兴菊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想拖累他,主动提了离婚。
离婚那天,丈夫哭得像个孩子,可她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她被父亲接回了娘家。
可事情并没有好转,父亲因为经济压力过大选择自尽,家里只剩下她和聋哑的母亲相依为命。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王兴菊一度觉得活着太难,甚至生出了轻生的念头。
觉醒与重生
可每次看到母亲佝偻着背,一声不吭地忙活着,她就不忍心。
“我要是走了,妈就真是孤零零一个人了,她还有什么指望?”王兴菊心里想,哪怕为了母亲,她也得咬牙撑下去。
后来,母亲觉得村里实在没办法生活了,就推着她去了武汉,想着城里机会多些。
到了武汉,母亲到处找活干,帮别人洗碗、搬货,赚点钱勉强维持生活。
有一次,母亲出门干活,天都黑了还没回来,王兴菊急得不行,想着用轮椅去门口看看。
她用尽力气,把轮椅一点一点挪到门外。
刚好路过一个大姐,看到她坐在门口,停下来问:“妹子,你怎么一个人坐这儿呢?”
这一声“妹子”,王兴菊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了,一股脑把自己的遭遇都倒了出来。
从生病到离婚,从父亲的离世到现在的困境,她边说边哭,越说越忍不住。
大姐听完后眼圈也红了,蹲下来拍拍她的肩膀:“别怕,以后我就是你姐,有啥事跟我说。”
这个大姐叫王爱青,从那以后,她经常来看王兴菊,还带吃的、用的。
她甚至买了一部手机送给王兴菊:“你平时一个人在家,没事就玩玩手机,看看新闻,别老闷着。”
王兴菊看着手机,心里既感动又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连手都动不了,这手机能干啥?
可是,这部手机成了她生活的转折点。
有一天,她突然想到,既然手不能用,那就试试舌头吧。
说干就干,她开始用舌尖点手机屏幕。
刚开始那叫一个难啊,舌头软软的,点一下滑一下,有时候眼看要点对了,结果又偏了,急得她满头大汗。
用不了一会儿,脖子就酸得不行,嘴里也发麻,可她就是不甘心。
这事儿换了别人,早就放弃了,可王兴菊是个轴劲十足的人,她练了一次又一次,越练越熟,终于能打出几个字了。
几个月后,她已经能用舌头打字跟人聊天了,这让她兴奋得不行,觉得自己总算能为生活做点什么了。
后来,她认识了一个做电商的朋友。
那人告诉她,现在网络上开店卖东西很流行,而且不用出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做。
王兴菊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她心里想:“这不正是适合我干的活儿吗?”
从那天起,她开始一点点学怎么开网店,怎么跟客户沟通。
虽然赚的钱不多,一个月就几百块,可她心里特别踏实。
她终于可以用自己的能力赚钱了,再也不是只会依靠别人的“废人”了!
感恩社会,拥抱未来
最让她开心的,是终于不用再花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每一分钱,反而能自己养活两个人了。
这几年,知道她故事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买过她东西的顾客,不仅成了回头客,还主动帮她宣传。
一些热心人干脆直接找上门来,有的帮她发货,有的寄来物资,还有人打钱支持她。
她的网店收入从一开始的几百块,渐渐涨到了两三千块,日子比以前宽裕多了。
后来,有几个好心人凑了钱,联系上海的一家大医院,帮她治病。
到了上海后,医生给她做了全面检查。
医生说,她得的病虽然严重,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只要坚持康复训练,或许可以恢复部分身体功能。
听到这话,她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她想:“只要还有一丝机会,我就一定要试!”
治疗的费用很高,但好心人已经帮她解决了一大部分,她只需要安心治疗。
回到老家后,她每天坚持按医生说的做康复训练。
虽然过程特别辛苦,有时候痛得满头大汗,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除了对生活的憧憬,她也从来没忘记别人对她的帮助。
2022年,她做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决定——签下了遗体器官捐赠协议。
她说: “我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忙,走了以后,我也想帮帮别人。哪怕是一颗肾,一个眼角膜,只要能救人,就够了。”
签完那天,她对着母亲笑着说:“妈,你放心,我活着有价值,走了也没白活。”
现在的王兴菊,虽然还坐在轮椅上,但心里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痛苦了。
她一边打理自己的网店,一边努力做康复,时不时还跟母亲说笑逗乐。
她常说:“苦日子我都熬过来了,以后不管怎么样,我都能撑下去!人活着,不就为了再多看看明天的太阳吗?”
她的笑容里,多了一份轻松和对未来的期待。
未来的路虽然还长,但她已经不再害怕。
她知道,天再黑,也一定能等到曙光。
参考资料:
女子高位截瘫14年舌头打字卖货:感觉很充实 我不是废人-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