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侍养笔记

节日欢聚,离不开婆婆的团圆美食

发表时间: 2025-01-28 22:43

节日欢聚,离不开婆婆的团圆美食

今晚和孩子们一起吃团圆饭,预示着我的身份升级到婆婆这个级别。

孩子们征求我的意见:“要不点年夜饭上门?”

“点几个咱在家做不出来的菜,素菜和饺子在家准备,怎么着要有仪式感。”我说了自己的想法。

外卖陆续送进来,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有那么一瞬间我的思绪拉回到好多年前和婆婆一起过年的点点滴滴,不禁眼圈潮湿,那些团圆饭温暖我好多年。


网图侵删

我是远嫁,和公婆同城,相距也就3公里的样子。

第一个春节前夕,婆婆提前和我打招呼:“除夕早点回来包饺子。”

下午,先生和大伯哥、还有侄子忙乎着在大门口张贴对联,我和婆婆、妯娌忙着包饺子,并且把第二天早上的饺子提前冻在外面。

饭后看春晚熬岁,婆婆吩咐:“你们就住下,初二你姑姐回来,到时候你们一起回家。”

婆婆体谅我没法回娘家,为我考虑这么周到,满满的感动。

正月初五,公爹骑上自行车来家里叫我们回去吃饭:“过了破五,年才告一个段落。”


有了孩子,基本上我和孩子住在婆家过完年才回自己家,先生忍不住调侃:“搞得我不像亲生的。”

此后,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十一、元旦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公婆都邀请我们回去。

网图侵删

后来,我和先生双双调到基层单位工作,家里养了羊、鸡、鸭,大小节日必须留下一个人看家。

春节前夕,婆婆直接给我打电话:“除夕回来,还是初一早餐回来?”

“要不让你儿子回去吧!”哪有母亲不希望儿子回去过年的?

“你回来能代表他,他回来代表不了你。”婆婆睿智,安排得明明白白。


公爹身体出现故障,大概率能过最后一个年,我们小家商量的结果:先生带着孩子回去过年,我守家。

当时我在想:“以前我回去过年,婆婆把团圆饭中能带的总会给我先生带一部分,这次总算能吃现成的,再也不用带饭菜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初一下午先生带着孩子回来,不但和往年一样带回饭菜,还有两瓶饮料和一包松子

孩子邀功似的:“奶奶说,妈妈最爱嗑瓜子,磕松子也是速度最快的,带回去慢慢磕。”

一包松子,婆婆的心意。


后来我们也搬回城里住,春节基本上除夕过去吃过团圆饭,各自回家,初一再过去,这种模式一直维护到婆婆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年。

而如今,我也成为了儿媳妇的婆婆,团圆饭吃的是一种氛围,但愿我也能像婆婆包容我一样,包容我的儿媳妇。


常言说:“换位思考,才能感同身受。”

我是婆媳关系的受益者,尽可能把这种思维传下去。

网图侵删